
現在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,飲食越來越豐富,很多人盡情享受美味的同時,卻忽略了牙齒健康,牙不好的人越來越多了,不論大人,還是小孩。
如果平時再不注意個人衛生與清潔,牙齒不僅發黃,還會有牙結石,哈一口氣都能聞到臭味,可能自己都嫌棄自己。有傳言說牙結石如果不洗掉,長期或造成牙齒脫落,這是真的嗎?為啥會出現牙結石,該如何清除?下面詳細跟大家說說。

牙結石不洗掉,會導致牙齒脫落?
這的確是真的!牙結石如果不及時洗掉,久而久之,就會越來越多、越來越厚,牙結石的表面附著很多的牙菌斑,就會變成細菌的培養基地,容易誘發炎症,引起疼痛,牙周炎、牙齦出血等口腔問題或會不請自來,最後就會導致牙齒脫落。
另外,牙結石本身就是比較粗糙的,質地也較硬,長時間不清除,它會對牙齦造成壓迫,會影響到健康的軟組織牙齦,甚至是牙槽骨,從而加快牙齒脫落速度,還會產生口臭。

為什麼會長牙結石?
你愛吃糖嗎?平時很喜歡吃糖果等甜食的人,攝入過多的蔗糖,就容易產生牙菌斑,牙菌斑就是牙結石的前身,當量變發展為質變時,牙結石就產生了,牙齒也會受到損傷。
你每天早晚有堅持刷牙嗎?不注意口腔清潔的人,更容易長牙結石,經常不刷牙,食物殘渣堆積在口腔中,滋生細菌,一步步地就會逐漸變成牙結石,牙齒還會變黃。
如何清除牙結石?
一般來說,牙結石不會自己輕易脫落,建議大家通過洗牙的方式清除牙結石,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,而且要去正規的醫院。如果你隨便去個小衛生所,可能會因為工具沒有消毒徹底,最後引起感染,反而不利於口腔健康。

不過,很多人都對洗牙存在誤區,覺得洗牙之後,牙齒會鬆動,牙縫也會變大,但其實這是因為牙結石被洗掉了而已,是你的牙結石太多了,不是洗牙的鍋。洗牙是一種維護口腔健康的有效辦法,只要別高頻率地洗牙即可。
另外,還有人覺得洗牙可以洗白牙齒,於是頻繁洗牙,這也是錯誤的想法,洗牙只是相當於給牙齒洗了個澡,並不是說洗過澡之後,本來是黃皮膚的人就能變成白皮膚了。

想要預防長牙結石,平時就要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,不要經常吃太過甜、粘、膩的食物,容易導致齲齒。吃完東西後,如果塞牙了,盡量不要用牙籤,以免時間長了,牙縫越來越大,可以用牙線代替。
也要注意個人清潔,堅持早晚刷牙,刷牙後不要再吃東西。刷牙姿勢也要正確,建議上下刷,不要左右橫著刷,以免損傷到牙齒。刷牙不僅可以預防牙結石,還能夠預防齲齒,特別是一些已經有智齒長出的人群,最好更注意一點。
總的來說,牙結石不洗掉,長期確實可能會造成牙齒脫落,還會帶來各種口腔問題,如果你有牙結石了,建議及時去洗牙,然後養成1年洗1次的習慣,你的牙齒會更健康。